如何學習撥筋?

如何學習撥筋?


由於我是中途才接觸到經絡撥筋,所以提到「經絡」,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:如何介紹撥筋?所以在我的教學藍圖中,「撥筋介紹」占了很高的比重。為什麼要特別強調「臉部撥筋教學」這個部分?在這個部分,我想要傳達的理念是:撥筋的中心思想為何、它跟其他手法有何不同。


在這方面,我設計的課程包含了觀念、學習方法以及《實戰經驗》,──對初學者來說,學習撥筋應該先從「目標」著手,從目標延伸出「欲求」,從欲求再談論「方法」。後續如果有機會, 會進一步介紹產後修復與泌乳的手法。此外,關於《經絡撥筋》的部分,由於在課程中會出現眾多術語,如果想要學習此課程,應該先累積一點《經絡》、《解剖學》等基礎概念,了解那些名詞的意涵。


透過這些課程,先約略了解中西醫對「經絡」、「肌肉學」、「穴位」等議題的看法有何不同;之後,如果你對於撥筋產生了興趣,想要更進一步探索更深細的內涵


近幾年老師在介紹撥筋時,將撥筋分成三個部分

一、撥筋的科學;二、撥筋的見解;三、撥筋的運用

這三點是老師對於初學者要學習時,希望先建立的基本概念

學習者必須建立起的3個學習藍圖,幫助你完成前進的小目標!


首先,所謂「撥筋的科學」,是從中醫與西醫的角度去探討「什麼是經絡」、「什麼是肌肉解剖」、「經絡和解剖學這兩者有什麼關聯性」;這個部分的內容稱為「撥筋的科學」。


進一步,所謂「撥筋的見解」是指在科學的基礎上,既然經絡和解剖學之間有那樣的關聯性,進而討論到「我們有沒有辦法透過此方法讓身體更好?」、「提升身體的功能」、「我們能否去除一些毛病」等議題;這些是屬於「撥筋的見解」。


最後,「臉部撥筋教學的運用」,如果你認同撥筋的觀點,例如:當你認同「撥筋的確有助益」、「經絡暢通就能夠.....」,也認同「學會撥筋就有幫助的可能性」,接下來再來談──「我該如何學習?」




老師給撥筋初學者的建議者



對各位來說,你們心中應該也要有屬於自己的學習藍圖;而不是教的人怎麼教, 學的人就要照單全收。如果各位認同這一點,進而想要詢問我的意見,我個人的建議有兩條路。


第一條路:不管你將來想怎麼學,都應該先了解撥筋的中心思想,所以初期應該花一點時間學習中醫經絡概念、西醫解剖學,以及之後的知識、經驗、實作的課程;而且最好是在還沒學撥筋之前就先學習這些觀念,並認真思考:「中西醫所提出的觀點到底合不合理?如果合理,我想不想那樣去做?如果想,我想往那個方向去做的動力有多少?」之後再來討論「將來我要設定什麼目標、我要找尋什麼樣的好老師、我要學哪些方法」都不遲。


在學習後,如果你能約略認同臉部撥筋教學的觀點,但又覺得「我沒有太多時間、心力學習基礎課程」,這時你應該可以先學習《臉部撥筋》。為什麼?如果你真的認同撥筋的中心思想,並且想要改善自己,你就應該往實踐的方向前進。所以當你認同撥筋的中心思想之後,想要更深入地探索,這時就必須先有基礎,手邊要有更多工具,所以我覺得「基礎課程」是不可或缺的。


因此,我的建議是:你應該學習基礎課程-《臉部撥筋》。但如果你想走另外一條路──在了解撥筋的中心思想、核心教授之後,想更深入地學習,這時就應該再學進一步進階課程:《肩頸撥筋》、《背部撥筋》、《腿部撥筋》。


我曾特別強調學習《臉部撥筋》的兩大目的:除了先了解《撥筋》當中的名詞之外,另外一個目的──培養學習的歡喜心。由於多數人的學習模式不夠靈活、多元,所以應該透由學習基礎課程來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,進而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。


基礎課程與進階課程中,《臉部撥筋》強調的是「細緻」;《身體》強調的是「經驗」;雖然學習這些課程需要花一段時間,甚至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挫敗感,但如果能跨過這一關,你未來的學習海闊天空。


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用那樣的方式學習,所以如果你問我:「是不是一定要學《臉部撥筋》、《身體撥筋》?」我的回答是:「你學習的目標是什麼?」


如果你學習的目標只是為了獲得平常的居家運用,大可不必那樣學,因為想呈現居家效果,好玩是關鍵,興趣是輔助;但如果你學習的目標是為了兼職、甚至開業,這時的情況就會顛倒過來──興趣才是主軸。


所以當你問我:「學習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學這些基礎課程?」那你應該先問問自己:「我學習的目標是什麼?」如果只是為了追求好玩,我覺得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學習這些進階課程;


因此,當你想問「我是不是要學這些方法」之前,你應該先反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要學撥筋?我學習撥筋的初衷是什麼?我學習撥筋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?」

如果你還是很想學撥筋,你就問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一定要這樣做?理由是什麼?我想學習的目標是什麼?我真的想要達到那個目標嗎?如果我想要達到那個目標,我該採用什麼樣的方法?」這時你應該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,然後再去請教有經驗的人:「我該怎麼學習?」


所以學習到底該怎麼學?我覺得不需要馬上請問別人,應該先問自己。要穿什麼樣的衣服,你會問自己;要吃哪一道菜,你會問自己;要買什麼樣的手機,你會問自己;即便是要買哪一款的洗髮精、沐浴乳……最終的選擇權都在自己手上,那為什麼學習要問別人?


即便你去問有經驗的人,最終作決定的還是你自己;既然如此,你就應該為自己作出的決定負責,而不該半途而廢;每一次都半途而廢,怎麼可能走得上去?完全沒有機會。所以很多問題,我覺得雖然要去請教有經驗的人,但是最終問題的關鍵依舊要回歸到自己身上──「為什麼我要這麼做?」

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堅定地慢慢的走過這個學習過程,而有所領會!

1. 從「苦哈哈」到「樂呵呵」
2. 從「鸚鵡學舌」到學習「消化理解」
3. 從「人云亦云」到學習「自我反思」
4. 從「點」到「線」最後能到面,甚至是成為組塊。

我不是想表達如果學了這套課程,人就翻天覆地改變了,在學習路上就飛躍了;也沒想 表達過去的學習一無是處,而是說從時間不長的學習中,我感受到一種學習的快樂,而 這種快樂來自於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改變。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,感謝。



總結思維提綱
1藍老師把學習撥筋分成哪三個部分?
2初學者最先要把握的是什麼?
3對於藍老師的內容,我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或疑惑的地方?

第三篇:學習撥筋避坑指南

>